AI创想

标题: 用扣子(Coze)搭建Bot智能体详解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admin    时间: 2025-9-7 23:13
标题: 用扣子(Coze)搭建Bot智能体详解




1.扣子(Coze)是什么?

下面是官方文档里的介绍:
扣子是新一代 AI 应用开发平台。无论你是否有编程基础,都可以在扣子上快速搭建基于大模型的各类 Bot,并将 Bot 发布到各个社交平台、通讯软件或部署到网站等其他渠道。
扣子官网
稍微解释一下,Coze 是字节跳动旗下一款面向C端用户的智能体开发平台,中文名为“扣子”。在扣子平台,可以通过零代码或低代码的方式快速搭建基于 AI 大模型的各类智能体应用,并将它们部署到其他网站平台上,也可以通过API将Coze平台的智能体与现有系统集成。
Coze网站是:
国内:coze.cn
海外:coze.com(需翻墙)
2.扣子(Coze)能用来做什么?

扣子平台上的智能体被称为Bot,它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聊天机器人,除了简单的对话,通过扣子的插件和工作流等机制,还可以实现相对复杂的业务流程,比如内容创作、数据分析以及各种类型的文档处理等,还可以制作小游戏。在扣子平台的Bot商店里,有用户创建的各种Bot。


由于对话是与Bot交互的最主要也最基本的方式,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将这些Bot统称为聊天机器人,但是不同的聊天机器人所提供的功能和适用场景是不一样的。从应用场景的角度,参考Coze平台的标签,我们尝试对这些Bot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:
这些类别是针对平台上众多Bot的特征进行一个粗略归纳,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Coze能做什么。这些分类并没有覆盖全部Bot类型,也不符合MECE(不重不漏)原则,有些Bot可以归属到多个类别。目前平台自身也没有一套详尽的分类体系。这是因为大模型是一种新技术,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也将会带来新的应用形态,而上述分类是基于过往的应用形态来总结的。举一个例子,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,我们的知识体系里是没有智能手机这个类别的,以前的手机是功能机。在智能机出现之前,我们有PC、有数码相机、有功能手机(短信&电话)、有GPS终端、有指南针、陀螺仪等各种设备,但是没有“智能手机”这个概念,而智能手机将前面各种终端设备的能力融为一体。智能手机最终取代了功能手机,虽然现在都叫手机,但是“手机”这一概念的内涵,在智能机出现之前和之后,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未来的智能体形态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关于智能体的形态,可以参考《AI智能体的6种形态》这篇文章。


扫码或微信搜索 agentfans 获取最新消息

3.扣子(Coze)提供了哪些基础能力?

下面是扣子平台的Bot智能体编排页面截图,我们对照这个页面逐条说明。


大模型推理
作为一个AI智能体平台,最基础的能力当然是大模型推理能力。除了字节自己的大模型“豆包”之外,扣子上还有阿里的通义千问、智谱GLM、MiniMax、月之暗面Moonshot、百川等大模型。简单说明一下,大模型本身是一个二进制文件,要想调用大模型的能力,必须要有相应的运行环境和资源。Coze在云端部署了这些大模型,我们可以直接调用这些大模型的推理能力来搭建自己的Bot,并能够随时切换模型。此外,通过调用插件还可以使用更多的大模型。


编写提示词
提示词是用户跟大模型交互的接口,也称为指令。之前也提到,提示词是开发大模型智能体的“编程语言”,所以这也是AI智能体平台的基础能力。扣子平台上的提示词称为“人设与回复逻辑”。关于编写提示词的方法可以参考这篇文章《提示词工程的原则、方法和实践》。
知识库
训练好的大模型,其本身的知识是静态的,如果用户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大模型的知识范围,它可能会出现幻觉、胡说八道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就有了知识库,以外挂方式给大模型增加新的知识。知识库是RAG的一种实现方式,它可以根据用户的提示词在知识库中检索相关数据,然后将返回的数据连同提示词一起发送给大模型,从而让大模型避免幻觉、生成更好的结果。Coze的知识库支持文本、表格、照片三种类型,且支持本地上传、在线抓取、飞书导入、手工直接录入等多种方式。
记忆
大模型本身只支持一问一答的交互方式、其本身是没有记忆的,市面上的聊天机器人之所以能够进行顺畅的对话,是因为在应用层增加了聊天记录的记忆能力。Coze的记忆支持变量、数据库和长期记忆(聊天内容)三种:
变量:类似于编程语言中的变量,它可以(通过提示词)由大模型赋值并进行读取,也可以在工作流中读取或写入。它的作用范围是用户维度的,不同于编程语言中的变量有生命周期,Bot的变量是长期存在的。
数据库:跟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类似,可以定义数据表。
长期记忆:表示聊天对话内容特征,这个数据是由扣子后台存储和处理,对开发者不透明,开发者可以选择打开和关闭。
插件
大模型本身的能力是根据指令生成响应,但不能和外界环境交互,这会限制它的应用场景。通过使用插件,可以让智能体跟外界交互,从而扩展大模型的应用范围。例如查询天气、抓取网页、发送短信、生成文档、运行代码等。扣子的插件商店里有各种插件,包括官方的以及第三方开发者发布的,当然也可以自己开发。目前插件基本都是免费的,以后可能会有收费模式。
工作流
在扣子上搭建Bot,对于简单的功能,一般通过编写提示词就可以搞定。而对于比较复杂的功能,扣子提供了工作流能力。工作流支持通过可视化的方式,对插件、大语言模型、代码块等功能进行组合,从而实现复杂、稳定的业务流程编排,例如旅行规划、报告分析等。
工作流和插件的区别是:插件是封装好的,对外暴露API,内部实现通常不需要关注,我们可以通过指令让Bot直接调用它的接口;而工作流是一套可复用的流程,它的内部实现通常是需要我们关注的。扣子平台上也有一个工作流商店,我们既可以使用平台已有的工作流,也可以根据需要编排自己的工作流。
图像流
图像流是扣子新推出的能力,与工作流类似,支持通过可视化的方式,对图像获取、生成、编辑和发布等功能进行组合,从而实现稳定的图像处理流程的编排。
触发器
在Bot中,支持创建触发器,包括定时执行和外部事件触发两种触发方式。触发器可以执行三种任务:给机器人发送提示词、调用插件、调用工作流。
消息卡片
扣子支持在豆包飞书平台上使用自定义卡片来回复用户消息,让回复内容更加美观和个性化。
多Agent
Bot可以采用单Agent模式,也可以采用多Agent模式,每个Agent相当于是一个智能体,可以设置不同的提示词和模型配置参数,多个Agent可以相互配合,共同完成对用户的响应。


其它个性化设置
在Bot上还可以设置开场白、用户问题建议,快捷指令、背景图片、语音交互等个性化能力。
4.在Coze上创建智能体的三种方法

扣子官方文档中,介绍了3种创建Bot的方法。不管哪一种方法,都需要先在扣子官网(https://www.coze.cn/home)注册一个账号(不赘述)。这三种方法中,前两种方法适合小白用户快速上手,第三种方法适合有一定经验的用户。
方法1:从平台预置的Bot中复制一个并修改
    1. 访问Bot 商店,选择“公开配置”页签。


    2. 选择一个目标Bot并打开,点右上角的复制
    3.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,设置 Bot 名称并选择 Bot 的所属团队,确定。
    4. 你可以在新打开的配置页面修改复制的 Bot 配置。
方法2:使用扣子助手创建Bot
    1. 打开扣子首页(https://www.coze.cn/home),进入到扣子助手页面。


    2. 直接输入“我想创建一个 Bot”,然后根据引导自动创建一个属于你的 Bot。
方法3.手动创建一个Bot
    具体步骤在下一部分“用Coze搭建智能体的完整步骤”中详细介绍。
5.用Coze搭建智能体的完整步骤

我们用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,用Coze搭建智能体的完整步骤。这个实例是将上一篇文章《AI大模型&智能体领域100个名词术语含义》的内容,做成一个问答机器人。
以上是一个很简单的示例,演示了在扣子上搭建Bot智能体的基本步骤和插件的使用。其它如工作流、知识库、变量等更多玩法,大家可以自行探索。
演示的这个Bot,可以通过以下地址访问:
https://www.coze.cn/store/bot/7382233779957448730?panel=1
6.结论

本文对扣子(Coze)智能体平台进行了简单介绍,包括扣子的基本概况、Bot的应用场景、扣子平台的基本能力、在扣子上搭建智能体的方法和步骤,后续会逐步分享扣子的其它玩法。个人感觉目前大模型智能体生态还处于蛮荒的起步阶段,相对于移动App、微信小程序等生态所要求的开发能力及复杂审核机制,在扣子上搭建一个智能体门槛还是比较低的,扣子的基础能力和体验相对还不错,大家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。


扫码或微信搜索 agentfans 获取最新消息





欢迎光临 AI创想 (http://llms-ai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